close


印尼政府近日宣佈,計劃進一步收緊外籍勞工工作許可,以應對外籍勞工對本土勞動力的衝擊,但有專家提醒,一味限制外勞進行自我保護並非明智之舉,一旦外勞供應不足而本土勞動力又無法承擔工作,受損的將是經濟。




印尼擁有豐富廉價勞動力,但具備大專學歷及正規職業教育的中高技術人才不足勞動力總人口的10%,造成諸多本地公司和外企高度依賴外籍勞工。隨著東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東盟成員國間將逐步開放勞動力市場,印尼國內各大職工會要求削減外勞規模的呼聲日漸高漲。




為充份挖掘印尼國內人力資源,印尼勞動力與移民部去年發佈了40號令,禁止外國勞工在國內19個工種中任職。受此影響,外勞人數去年同比下降6%,主要是技術、管理和專業人士。




印尼勞動力與移民部官員Reyna Usman表示,今(2013)18月,該部共發放4.8萬份外籍勞工工作許可,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減少,預計全年外勞數量將繼續萎縮。




在印尼,多數外籍勞工擔任企業中高層職位,例如在工程、貿易、通訊、油氣、礦產等企業從事顧問、管理、總監、技術支持等工作,工資也高於本地員工。




據統計,中國、日本、韓國是對印尼輸出勞務最多的3個國家,其中中國員工占到該國外勞總人數的21.4%,位居榜首。




外勞減少的趨勢同不斷增長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形成鮮明對比。2012年,FDI激增26%,達到221兆印尼盾,創下歷史新高。印尼勞動力與移民部聲稱,FDI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印尼需要招收更多的外籍勞工。




據印尼中央統計局統計,印尼國內受教育階層失業率超過10%,為亞洲最高。Reyna Usman指出,之所以緊縮外勞是因為國內很多勞工足以勝任上述職位工作,印尼政府不擔心該政策妨礙外國投資經營,因為外國公司進來時就同意遵守雇用本地工人政策。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建成之前,印尼政府還會採取一系列新的工人就業保護措施,預計明年外勞數量還將進一步下降,而在東盟經濟共同體框架下。東盟10國在區域內將逐步放寬人員流動限制。




曾任印尼投資協調機構高級投資顧問的Idris Kevin指出,隨著印尼對外貿易的深入發展,企業對中高技術人才的需求水漲船高,普遍希望以最小成本聘用最有業務經驗的工人。本地員工雖具備價格優勢,但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較為欠缺,在專業性較強的崗位競爭中處於劣勢。隨著東盟一體化建設的快速推進,成員國間將逐步實現人員自由流動,這將對印尼本地員工造成更大衝擊。




印尼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Swagger表示,近年來印尼國內要求削減外籍勞工規模的呼聲不斷高漲。來自各大工會的壓力迫使印尼政府採取更為嚴厲措施收緊外勞輸入,試圖減輕勞動力市場自由化之後本地工人將面臨的挑戰。明年大選在即,印尼工會選票還成為政客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Swagger對這一計劃的前景並不樂觀。他表示,當前的主要問題在於技能不匹配,而一味通過限制外勞進行自我保護未免消極。一旦外勞供應不足、本地員工又無法承擔工作,整體經濟恐將受損。因此,印尼政府應嚴格謹慎地執行收緊外籍勞工規定。




Swagger認為,與其把外籍勞工堵在門外,不如把精力放在加強對本地工人的業務培訓上。只有培養出大量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經濟才能真正朝價值鏈上端移動。為此,印尼政府要在企業和培訓機構之間進行有效協調,讓政府、企業、培訓機構三者合力培養出市場真正需要的人才。這需要長時間的投入,但對於本地勞動力市場而言是長遠之策。




印尼國內一家獵頭公司員工Smith表示,從積極方面看,外籍員工的加入可形成鯰魚效應,即激勵本地工人同外籍員工展開良性競爭。此外,外籍員工帶來了先進技術和優秀的業務品質,本地工人有機會向他們學習,實現自我提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