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公共措施觀察家Agus Pambagio昨日(2010年10月12日)表示,在台灣及香港封存的速食麵Indomie案,疑是諸競爭者進行的負面宣傳活動。
“可能是諸多Indomie競爭者,認為自己的市場,不比Indofood市場更佳,於是打擊Indomie。”他說,印尼速食麵產品,已成為在台灣的15萬名印尼外勞最喜愛的食品,而台灣民眾也喜歡印尼的速食麵,印尼產速食麵不僅在全球市場的價格是最便宜的,而且在生產方面,也是最簡便的食品。
Agus Pambagio指出,在面對該宗案件,印尼政府也必須努力工作,印尼食品與藥品監督署也必須修正條例,因為現行的條例,顯然已與其他國家的條例不符合,這將使民眾不敢消費國內食品。
“印尼政府必須立即採取措施,因為Indofood公司是印尼國內的大企業,不要因為Indomie案,而使印尼國內工業動蕩,此外,印尼政府還必須對受到壓力的企業表態。”
較早前,台灣媒體報導,在一些超市封存Indomie,因含有在台灣禁止的化妝品防腐劑。而Indofood公司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向台灣出口的速食麵,已符合台灣衛生部食品安全局的條例。
印尼是世界第三大速食麵消費國,每年達1千400萬包,中國居首位,每年消費4千500萬包,或占全球速食麵消費量的48%,日本居第4位,年消費量510萬包。
印尼糧食廠商協會主席Budi Yanto表示,最先在印尼出現速食麵是Supermie,由林紹良與日本廠商合作,於1971年推出,當時銷售欠佳,但到了80年代,已深受廣大民眾歡迎,當時還有其他品牌,如Indomie。Salim集團擴展業,於1984年收購Sarimi,並成立Indifood CBP Sukses Makmur公司。
此後,速食麵業務快速發展,速食麵深受職工和大學生喜愛,由於速食麵價格便宜,平均每包1,500印尼盾,在全球市場也是最廉價的。而在外國的速食麵品質較佳,價格也相對較貴,例如,在日本每包約15,000印尼盾,在台灣每包約5,000印尼盾。
據Budi聲稱,在印尼銷售的速食麵是有補貼的,在1998至2001年期間,麵粉價價格因印尼盾幣貶值而上漲3倍,至於速食麵,因購買力低,僅漲價1倍,由每包250印尼盾變成500印尼盾,廠商銷售速食麵實在是沒有利潤。
目前Indomie在印尼市場占有率達75%,在1999年時市占率曾達到90%,自從Wings Food公司於2003年推出Mie Sedaap後,Indomie銷量降低。
目前Indomie在印尼的市占率仍居首位,Mie Sedaap居第2位,第3位是Sarimi,其他是ABC、Gaga、Alhami,市占率各為2%。
自20年前起,Indomie已進入國際市場,甚至在尼日利亞、南非及沙特阿拉伯開設分廠,Indomie可說是印尼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