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印尼簡介


(1) 基本資料-東西距離達6,435公里 ,島嶼有17,508個,面積191.9萬平方公里(台灣的53倍,越南: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81千公里,人口超過248百萬(OECDBloomberg News統計)


(2) 豐富資源之利用-「資源輸出指向型」;總人口2.48億之國内消費-「國内市場指向型」;眾多、低價之勞動力與油電-「加工輸出指向型」。


(3) 東南亞的吸引力:氣候、人種、文化、物價、飲食、消費、休閒、Dignity


(4) 政情穩定。


貳、經貿情勢


根據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之定義,全球6個大型成長中國際稱為「金磚六國BRIICs」,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印尼、中國與南非。印尼人口多達24千萬,在全球僅次於中國、印度與美國,是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在8090年代期間曾吸引大量外國廠商前往投資。可惜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與1998年的大暴動,使印尼元氣大傷,為期超過5年。在200978日 總統大選獲勝連任的蘇希洛領導下,過去5年印尼政局恢復穩定,經濟快速復甦,其第一任期內(2004年至2009)平均國民所得 (Per-capita Income)倍數增加至2008年底的US$2,237


根據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20095月正式發布的2009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印尼在57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42,較2008年之51名進步9名(台灣退步10名,降至23名)。


就資源而言,印尼擁有豐富的原油、天然氣、煤礦(出口量僅次於澳洲)、各種礦產、天然橡膠與原木等農工業原料,其中棕櫚油已在2007年超越馬來西亞,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2008年產量為1821.6萬公噸,占全球之43.78%)。在農作物產量方面,白胡椒居全球第1、天然橡膠居第2、人造橡膠居第2、可可居第2、稻米居第3、黑胡椒居第3、咖啡居第4、茶葉居第6;就礦產而言,錫為全球第2大生產國、第4大產錫國、第5大產鎳國、第7大產金國與第8大產煤國(第2大出口國)。


依據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資料,2007年批准之外國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金額達4014,580萬美元,較20061565,910萬美元,激增156.4%,超過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前外國投資金額330億美元之水準。2008年全年新增投資金額為154兆印尼盾(折合171.3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20%,居東協各國之首(新加坡以120億美元居次)。


200912月之FDI19.7億美元,較2008年同期之95720萬美元成長105.9%16月新增外國直接投資FDI約為45億美元,但後半年將減至17億美元。BKPM20096月估計全年之新增投資金額約可達9%,略低於原預測之11%200972日 印尼財政部長Ms. Sri Mulyani在國會作證時估計,2009年之FDI約可達62億美元,低於2008年之148.7億美元。


2009年第一季Q1印尼之成長率為4.4%(與2008年同期比較),在亞洲僅次於中國 (6.1%)Q27.9%)與印度(5.8%),(新加坡:-11.5%,與前季2008Q4比較則為-14.6%、泰國:-7.1%、馬來西亞:-6.2%、台灣:-10.24%)。因此印尼財政部長Ms. Sri Mulyani5月底預測2009年之成長率將界於4%4.5%間,630日 她預測第二季成長率為4.6%,全年達4.3%IMF已在6月初將2009年印尼之經濟成長率上修為3%4%間。


印尼重要經濟指數
































% Change Year-To-Year



2009 Q1



2009 Q2 (Estimate)



Private Consumption



5.8%



3.8% ~ 4.5%



Government Spending



19.2%



12.9% ~ 13.5%



Investment



3.5%



1.9% ~ 2.4%



Exports



-19.1%



-17.4% ~ -16.5%



Imports



-24.1%



-21.3% ~ -19.9%



GDP



4.4%



3.7% ~ 4.0%



資料來源:Bank Indonesia 印尼中央銀行July-2009


參、全球金融危機對印尼的影響


印尼擁有豐富的原油、天然氣、煤礦(出口量僅次於澳洲)、各種礦產、天然橡膠與原木等農工業原料,其中棕櫚油已在2007年超越馬來西亞,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近數年來國際原油、煤與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趨勢雖因2008年下半年起的全球金融危機而減緩,但印尼因物產豐富、國內市場龐大,其承受衝擊之韌性超過其他國家地區。


尼爾森Nielsen Media Research2009422日 發佈2009年上半年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與20089月調查相比,中國消費者的信心指數從96降到89,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位居第10位。調查顯示,印尼消費者信心指數以104位居榜首,隨後依次為:丹麥、印度、挪威、荷蘭、菲律賓、澳洲、巴基斯坦、新西蘭、中國。根據調查,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從上輪調查的84下跌到77。另據印尼中央銀行於七月上旬公布之調查,印尼之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20096月達109.1點,達四年以來之最高點。


印尼中亞銀行(PT. Bank Central Asia)經濟學家David Samual20096月表示,Q1印尼之個人消費與2008年同期比較,仍有5.8%之成長,由於國內消費占GDP70%,將是支撐2009年經濟成長率達預期之4.4%的力量。在股市方面2009年上半年印尼Jakarta Composite Index (JCI)上漲54%,居東協各國之冠,漲幅僅次於上海與斯里蘭卡。至於通貨膨脹率方面,印尼中央銀行於七月初預測全年為8.1%,低於2008年的9.3%


印尼經濟表現較周邊東協會員國為佳,原因包括-


1. 政局穩定,零售業營業額高居亞太開發中國家第二(僅次於中國):目前印尼是東南亞政治最穩定的國家,根據Nielsen Media Research之調查,2008年全球各地之消費者多節衣縮食,但印尼之零售業仍有21%之高度成長,達到80億美元之規模。2009年是國會議員與總統大選年,依慣例消費者信心指數會繼續上揚。Nielsen估計2009年印尼國內消費將成長15%


2. 金融體系穩定:全球金融危機衝擊許多國家的經濟,但印尼銀行是相對安全,其財經體系並未受到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印尼銀行並未被衍生金融產品拖累。印尼中央銀行嚴格管制商業銀行進行國際金融產品之投資,其業務多集中在利差獲利豐厚的傳統銀行業務。此外,在東南亞金融風暴期間外移至新加坡或香港之資金,因當地利息收入偏低及無適當投資標的,紛紛回流;印尼中央銀行多次的降低存款準備率,更讓銀行可動用更多資金操作,大幅恢復市場信心。


3. 人口高達24800萬人,內需市場(占GDP70%)龐大且快速成長,可吸收農、工業產能及向外採購。根據The Nielson Company20097月初之調查報告,2003年至2008年印尼零售產業(不含香煙)之營業額每年均有超過10%之成長(2004年:13.8%2005年:17.7%2006年:14.3%2007年:15.2%2008年:21.1%8)2009年即或國際金融海嘯之危機未減,前5個月其零售營業額仍有6.5%之成長,全年約有略低於10%之成長,在東南亞國家中一枝獨秀。


4. 政府公共支出大幅擴大:2009年印尼政府以空前之71億美元新建或改善道路、港口、機場、橋樑、發電廠、灌溉系統等基礎建設,有效減緩國際金融海嘯之負面衝擊。


5. 對外貿易依存度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2007年印尼GDP之貿易依存度約為29%(其中出口依存度約為20%,中國則為37%),遠低於其他東協國家(新加坡350%、馬來西亞110%、泰國73%),因此先進國家市場之萎縮對其影響較小。


6. 政府獎勵投資、全力遏阻走私,業者重拾投資生產設備之信心:例如2008年之進口額較2007年大幅成長73.10%;我國出口至印尼機械設備金額為43,537萬美元,成長率高達24.8%


即或如此,印尼仍不能置身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外,從2008年第四季起,進出口金額明顯減少,200812月之出口較2007年同期大幅衰退20.56%(較200811月則衰退9.57%),但全年出口額雖仍有19.86%之成長;200915月之出口衰退29.54%、進口衰退36.56%。就產品而言,資本財(包括機械、車輛與電子電機設備)之進口衰退幅度僅有5.21%,低於進口平均之36.56%衰退幅度。根據EIU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之預測,2009年印尼之進出口貿易額將從2008年的2580億美元減至1600億美元,衰退37.98%


就匯率而言,印尼盾對美元匯率從20081月的US$ 1 = Rp. 9,395貶至年底的US$ 1 = Rp. 11,100,貶值16%;但從20091月起匯率已逐漸回穩,迄8月底回升至US$ 1 = Rp. 10,000,對美元已升值10%,在亞洲10種主要貨幣中升值幅度僅次於日圓。在亞洲地區中,20097月初之股票指數較1月大幅上升53%,僅次於中國之73%


為刺激景氣,印尼中央銀行從200812月起數度降低基本利率,從11月的9.5%降低至12月的9.25%20091月的8.75%2月的 8.25%3月初的7.75%5月初的7.25%6月初的7%7月初的6.75%


肆、布局印尼SWOT分析










S (Strength)優勢


1. 政經情勢穩定。


2. 天然資源豐富。


3. 勞動人口多於依賴人口,勞工年輕、充沛且廉價。


4. 與台灣簽有租稅協定。


5. 內需市場(占GDP70%)龐大且快速成長。


6. 對外貿易依存度低,較不易受國際波動影響。


7. 生活環境相對舒適。



W (Weakness)劣勢


1. 法律之公正性令人存疑。


2. 海關與稅務人員貪污成性;中央權力下放之自治法造成地方官員腐敗官僚,濫權索賄。


3. 道路、港口、電力等基礎建設不足。


4. 工業用油電價格高於商用與家用價格。


5. 支援之衛星產業不完備。


6. 教育制度不佳,員工素質低。


7. 缺乏華語人才,台籍幹部需學習當地語言。



O (Opportunities)機會


1. 全球穆斯林最多之國家、第三大民主國,與歐、美、日、中等強權關係良好,戰略地位重要。


2. 對外國投資之限制大幅鬆綁。


3. 中東回教國家、AFTA+3, AFTA+6提供龐大出口商機。


4. 政府加強保護,內銷市場利潤豐厚。



T (Threat)威脅


1. 走私猖獗,造成合法廠商損失慘重。


2. 本土高科技及管理人才難求。


3. 回教極端份子製造恐怖事件,民族分離主義者持續抗爭。


4. 吸引外人之獎勵措施條例不及中國、泰國與越南。



伍、在印尼投資可能面臨之問題


(1) 利率偏高(匯率與通貨膨脹率尚稱穩定)。


(2) 勞工法過度偏袒勞工(為提高就業率,印尼政府目前容許大量僱用契約工,即變相的放寬勞工法)。


(3) 港口的裝卸缺乏效率及道路等基礎設施不佳。


(4) 海關與稅務人員貪污成性,即使合法納稅業者亦無法倖免。


(5) 領照、退稅程序煩瑣緩慢。


(6) 地方自治法無完善配套措施,省縣政府官員任意擴權,貪污情況嚴重(為避免地方政府濫用自治權刁難投資者,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正研擬修法,將投資案核准權收歸中央,建立One-stop investment licensing service)。


(7) 法律之公正性令人存疑。


(8) 衛星產業不完備,許多模具、零組件需進口或自行生產。


(9) 走私原料與成品充斥,嚴重影響業者投資意願。


(10) 人力素質不佳,須投注大量資源耐心訓練員工。


(11) 電力不足,工廠需輪流停電。


陸、台商在印尼近況


印尼是台灣開放赴大陸投資之前,我業者在海外投資金額最多的國家。據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資料顯示,19672008年間,我商在印尼計投資 1,229件,達1483,820萬美元,占印尼外人投資之第8位,次於日本、英國、新加坡、美國、香港、馬來西亞與南韓。


據 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資料顯示,19672008年間,我商在印尼計投資1,241件,達1383,700萬美元,占印尼外人投資之第8位。我商2008年在印尼的投資案共計46件,總金額3600萬美元,件數比2007年的31件為多,金額比2007年的5,140萬美元增加成長 495%。迄2008年底,我商在印尼累計投資額已達138億美元。


(1) 2008年底正式登記之台灣赴印尼投資業者達1,239家,主要為紙業、紡織成衣、金屬製品、農業、化工、木材加工、家具、漁業與金融服務。


(2) 主要台商:寶成、豐泰、清祿、光陽、三陽、南亞、宏碁、春雨、中興工程、榮工公司、中國信託商銀、台南企業、聚陽、大魯閣、統一、長榮貨櫃、台灣日光燈、麗嬰房、東豐紡織、東亞貨櫃、中華紙漿、永豐餘、中國製釉、伸昌電機等。


柒、適合拓銷與投資的產品


(1) 雙邊貿易結構


根據我國海關統計,2008年台灣印尼貿易總額為109.025億美元,較2007年貿易總額的86.868億美元成長25.5%。其中我對印尼出口35.66億美元,成長22.5%;我自印尼進口73.365億美元,成長27%,印尼享有37.70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為我國2008年的第8大進口來源及第13大出口市場。我國對印尼出口主要產品包括精煉石油、鋼鐵製品、塑膠原料、合成纖維、車輛零組件、機械設備與電機設備等工業製品;而我國自印尼進口之主要產品為煤炭、石油氣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紙漿、橡膠、合板及紙板、機電製品等農工原料。


印尼許多製造業所需機械、模具、半成品與資訊設備,均須自國外進口,而台灣各產業無論垂直或水平整合均極完善,已建立完整聚落平台,甚具競爭力。以汽機車而言,近三年需求的大增帶動對零配件、模具的需求;此外印尼農林水產豐富,而台灣之塑膠、包裝、印刷與食品加工機械正可支援其相關產業之發展。


可就以下各種適合銷售至印尼之產品(與服務)加強拓銷與投資:


工具機、模具、工具;各類產業機械;塑膠、包裝、印刷設備與材料;鞋機、鞋材;汽機車零配件;資訊、通訊產品;電機、電子產品;食品加工相關材料、機械、設備;紡織材料、機械設備;高檔水果、蔬菜與農產加工品;連鎖餐飲。


(2) 潛在商機的掌握


A. 台灣接單、R&D,印尼出貨(Sourcing through Taiwanese)


B. 整合台商與當地工廠


C. 利用當地天然資源


D. 連鎖餐飲


(3) AFTA與回教國家的商機


以印尼龐大市場做後盾(在大陸之投資以外銷為導向,易受國際政治情勢、國際景氣、匯率與油電成本之影響)


(4) 發展區域品牌產品


例如:台灣的快可立珍珠奶茶、鼎泰豐餐廳、丹堤咖啡,在印尼都有亮麗的業績。


(5) 加強對連鎖店拓銷


例如:高檔超級市場、家具連鎖店、3C 賣場、家用建材五金專業店(Home Centers),至於大眾化的量販店(例如家樂福、Hyper MartGiant)則適合與進口商合作,打開銷售通路。


捌、連絡單位


1. 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投資部(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駐台代表 www.bkpm.go.id


Investment Dept., Indonesian Economic & Trade Office to Taipei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506


電話:(02) 8752-6170 Ext. 37 潘郁喬 小姐 Miss Irene Pan / 傳真:(02) 8752-3706 / E-mail : ietoinvs@ms76.hinet.net


※ BKPM在全球之OfficeMelbourne, Tokyo , Los Angeles , London , Singapore & Taipei


2. 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經濟組


Economic Division, Taipei Economic & Trade Office in Indonesia


Gd. Artha Graha, 17th Floor, Jl. Jend. Sudirman, No. 52-53, Jakarta 12190 , Indonesia


電話:(62-21) 515-3939 / 傳真:(62-21) 515-3351 / E-mail : economic@teto.or.id


3. 外貿協會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


Taiwan Trade Center , Jakarta


Suite 1717, Wisma G.K.B.I., Jl. Jend. Sudirman, No. 28, Jakarta 10210 , Indonesia


電話:(62-21)574-1102 / 傳真:(62-21)574-1082 / E-mail : jakarta@taitra.org.tw


 


摘自 外貿協會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陳廣哲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