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工人要求將工資水準提高到全國工資理事會制定的生活標準正確要求(Kebutuhan Hidup Layak,KHL)之上,這很可能對印尼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品和服裝帶來負面影響。
在印尼,全國工資理事會是一個由工會、政府和雇主三方代表組成的一個三方機構。理事會根據對48個經濟成分的調查,提出生活標準正確要求。
各省的最低工資(upah Minimum Provinsi,UMP)和區(Upah Minimum Regional,UMR)、縣市(Upah Minimum Kabupaten,UMK)的最低工資,由各省、區、縣市長根據工資理事會的建議做出決定。
談到有關工會要求增加工資及省級最低工資標準設立的影響時,印尼雇主協會(APINDO)主席 Sofjan Wanandi說到“印尼最低工資混亂,將阻礙正式和非正式企業招聘工人,同時將對非正式企業工人的福利產生負面影響,而非正式企業工人構成總勞動力的70%。”
“在合理的經濟規模以上增加工資,也阻礙了小型企業的升級換代,這將使雇主別無選擇,只能招聘外包工人,而不是增加職工人數,”他說。
此外,他說,“較高的最低工資標準將迫使企業調整工作時間,減少燃料和電力消耗,裁減員工或增加機械化操作。”
印尼雇主協會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說,“我們建議,最低工資標準應兩年確定一次,而不是每年一次。其次,對生活標準正確要求進行了闡述,其中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衛生、教育、交通、娛樂和工人儲蓄。與此同時,為了改善投資環境,加速印尼經濟的迅猛發展,最低工資的影響還應密切觀察。
印尼紡織協會(API)主席Ade Sudrajat補充說,“印尼是一個人口眾多大國,企業不可能給每個工人同樣的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