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製鞋工業生產商正在考慮,如果明年初開始生效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議( FTA )實施的話,導致壓制該工業的業績,將有15萬名的員工被裁員。
印尼鞋業協會(Aprisindo)總主席Eddy Wijanarko明確表示,印尼製鞋工業由於在東盟-中國市場自由化貫徹上,一些專案進口稅的取消結果,是具有遭遇沉重壓力潛力的製造業部門之一。昨日( 2009年12月3日 ),當他被證實時說,“印尼的製鞋工業仍未作好準備面對東盟-中國自貿協議,以致於有可能會發生裁員,約占50萬名勞動力總數的最少30%。”
Eddy Wijanarko解釋說,運動鞋產品的進口稅規定為15%和皮鞋5%。然而上述被課以5%至15%的進口稅,仍舊具有造成國內鞋子工業難以與中國產品互相競爭的潛力。“印尼本地鞋價比中國產品更貴。印尼國內市場總銷售額27兆印尼盾,其中大約50%是進口貨。從該進口銷售額,中國控制90%或大約12.5兆印尼盾。若是東盟-中國自貿協議開始實施,則國內生產商市場配額會完了。”
另一方面,印尼盾對美元的逞強趨勢,更加壓制印尼製鞋工業的出口業績。Eddy Wijanarko預計今年的鞋子出口,難以達到18億美元指標。比預測2009年的總出口比指標更低6%左右。到2009年8月份的鞋出口僅達11億8200萬美元,或比去年同期落實的12億6000萬美元下降6%。”
為此,印尼鞋業協會要求東盟-中國自貿協議的貫徹須展延至製鞋工業的情況已作好準備。然而,Eddy Wijanarko坦承,上述努力難以落實,因東盟-中國自貿協議由全體東盟成員國加以簽署。他說,“我們只是希望該問題能由印尼政府找尋出路,使得製鞋工業可仍舊發展。”
然而,印尼工業部紡織、機械、金屬與綜合工業局局長Ansari Bukhari卻有信心表示,雖然東盟-中國自貿協議開始貫徹,印尼2010年的製鞋工業業績比2009年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