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尼工業部長Fahmi Idris日前訪視雅加達近郊Cikarang工業區的塑膠產品工廠,以瞭解印尼塑膠業所面臨之困難,位於該工業區之兩大塑膠製品工廠PT. Dynaplast Tbk.及PT. Plasindo Lestari負責人向Fahmi部長簡報時指出,塑膠工廠主要原料聚丙稀(Polypropylene)及聚乙稀(Polyethylene)之印尼國內價格均較鄰近之東協各國為高,主要原因為印尼政府於今(2009)年2月間將來自非東協國家之相關產品進口關稅自原先之10%調高致15%所致。
印尼塑膠公會理事長Willy Sidharta表示印尼國產聚丙稀(Polypropylene)價格為每公噸1,430美元,聚乙稀(Polyethylene)價格為每公噸1,400美元,遠高於東協各國之大約1,260美元間。印尼盾兌美元匯率波動亦造成業者營運之困難,業者採購原料時均以美元作為付款單位,而在本國產品出售時,價格以印尼盾訂定,兌率起落不定,讓業者很難制定合理並具競爭力之產品銷售價格,給業者來很大的困擾。
印尼上游塑膠產業公會理事長Tjokro Gunawan提出,隨著東協及鄰近各國間相互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促使業者改變以往在各國投資設廠之生產方式,改由選擇集中在投資環境最有利之國家設廠,再將產品銷售到鄰近國家,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爭力,此點並請印尼相關部會列入考量,積極提升印尼投資環境,極力吸引投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