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興趣與印尼進行合作,發展來自印尼蓖麻種植物生產的生物燃料(biofuel)。
印尼工商會館2009年6月17日 在第16屆印尼-臺灣經濟合作會議間隙與臺灣商會建立合作關係,在農業部門發展“一村一品(One Village One Product)運動”,以發展印尼全國各地的拳頭產品。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Chines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CIECA)印尼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文炎6月17日 在雅加達出席第16屆印尼和臺灣經濟合作會議時表示:“我們有興趣在替代能源部門進行以來自我國麻風樹植物生產生物燃料形式的投資。”他強調說,在這次舉行的會議,臺灣欲集中於發展在三個部門,即是能源,尤其是替代能源、資訊和通訊科技(ICT),以及農業綜合企業部門的合作。
投資發展替代能源的意願,潘文炎聲稱:發生的氣候改變已強迫世界社會尋找其他的替代能源。為此,臺灣政府在最近五年內已開始努力設法發展上述替代能源。
潘文炎認為,印尼本身先已發展生物燃料,為此,若印尼和臺灣在近期內能共同發展生物燃料,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感到很高興。他又說:“若我們能合作發展該生物燃料,我們將更高興。”
此前,臺灣駐雅加達的經濟和貿易代表楊進添說,印尼本身是臺灣在東南亞地區為發展經濟和貿易的重要夥伴。印尼和臺灣最新的貿易額達到39億美元,而臺灣在印尼已進行總值11億美元的投資。楊進添聲稱,由於臺灣的經濟面積比印尼更小50倍,則印尼和臺灣進行的合作價值已相當好。雖然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使所有國家的經濟和貿易受阻,但臺灣非常希望提高與印尼的合作。
中原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經理許明旺說,臺灣的位置是處在亞太地區,致使臺灣很可能發展重視環保的工業。臺灣的重視環保工業已成為未來的選擇,本地人力資源的天賦和科技已符合於外國公司所期望的資格。
與此同時,投資統籌機構(BKPM)雙邊和多邊合作經理Pratomo Waluyo表示,臺灣有意在印尼能源部門進行投資,如發展來自麻風樹植物的生物燃料。這一直以來,臺灣更有興趣在勞動密集型工程,如紡織品和拖鞋部門進行投資和合作。他說,正好該兩個工業亦不屬於“投資負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