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6月23日首次公布「2008年全球貿易促進報告」(The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2008),在全球118個經濟體中,香港最有利貿易與投資,新加坡排名第2,印尼名列第47。報告中指出,印尼在吸引國際貿易方面較擅長,主要係利用其相當競爭之關稅障礙,惟邊境管制與分銷管道仍然是一大障礙。
報告中包含的貿易便利指數衡量促進貨物跨境及前往目的地自由流動的因素、政策與服務。該指數將便利因素大致劃分為四類:(1)市場通路;(2)邊境管理;(3)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4)營商環境。
印尼之國際貿易較具競爭力,主要係因其法規較開放及相當競爭之企業環境,惟其基礎建設較落後、邊境管制較嚴格亦妨礙了國際貿易之進行。
印尼之貿易政策允許相當開放之市場進入,此外印尼非關稅障礙較少,惟貨品通關程序較多,國內交通運輸落後,亦使貨品之出入花費較多時間。
在貿易政策方面印尼排名第22,較英國、澳洲、義大利、新加坡等先進國家還前面。在僱用外籍勞工、外國公司擁有權及鼓勵外資等方面,印尼排名第34,表現亦不錯。而在貨品抵達印尼時,海關效率低、通關程序複雜、賄絡之支出、國內交通運輸落後等,降低了評比之排名。
印尼商工總會(KADIN)表示,印尼進出口商在海關需支付5%-15%之額外費用方能通關,而在道路等基礎建設方面之落後,亦使排名降到後面20名,遠低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泰國、印度。印尼之交通成本在影響國際貿易之進行方面遠較貿易障礙還嚴重,該等成本不僅是距離較遠,而是基礎建設之品質較差之故,印尼全國道路全長350,000公里 ,其中5%損壞,惟已較2005年之10%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