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協紡織聯盟(ASEAN Federation for Textile)主席Le Quoc An表示,由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及中國大陸金融政策等因素,自本(2008)年起,全球紡織品供應地區傾向以東南亞為主,此一現象可由本年初以來,該區紡品及成衣訂單驟增而中國大陸訂單趨緩,可見一斑。
自去(2007)年止,中國大陸為美國、歐盟及日本等紡品進口大國之最主要供應國,本年1月至4月間,上述國家及地區對中國大陸紡品需求趨於疲軟,惟對東協國家之紡品訂單卻明顯增長。
據美國貿易部資料顯示,本年1月至4月,美國自東協國家紡織品進口金額為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之50.4億美元成長5.22%,同期間,美國自中國大陸紡織品進口下跌2.64%,自其他經濟合作會員國如澳洲、韓國、波蘭及土耳其等國家之紡織品進口,大幅下跌至11.8%,至同為北美自由貿易區之 加拿大及墨西哥跌幅最大,達13%。
印尼紡織公會理事長Benny Soetrisno亦表示,東協各國應利用各自所擁有之優勢,加強彼此間之合作,積極推廣紡織品出口,例如:織布為印尼之強項,越南、柬埔塞及寮國等國,因擁有充沛之勞動力及更為低廉之燃料及電費,為生產成衣之理想地區,兩者相互配合,再加上上述三國均享有歐盟國家之特優進口關稅,這對拓展歐盟市場,更具潛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