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11月出版的《富比士》雜誌印尼40大富豪排名,曾是世界最大膠合板生產者及出口商的彭雲鵬(Projogo Pengestu)淨資產達8億美元,排名第35。該雜誌簡介說,他擁有上市公司巴里多太平洋公司(Barito
Pacific 
 ,石油化工、礦場和能源,最新的包括一個主要的地熱能源事業。他的大多數事業都是私營沒有上市。




在印尼出版的《亞洲環球》的印尼100大公司,巴里多太平洋集團排名第202011年的收入為21億美元,2012年的收入稍跌為20億美元。




今年69歲的彭雲鵬是一位自行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曾被譽為“印尼木材大王”,他旗下的巴里太平洋木材集團擁有超過25年最先進的木材加工經驗,並獲得ISO 9002認證。該集團也從事石油化工、木材製造、伐木、橡膠、產業和種植園。




通過石化的附屬公司,如Chandra Asri Petrochemical PlantTri Polyta
Tbk.
公司,該公司生產石油、乙烯、丙烯、原油C4和裂解汽油(PY氣體)。




公司還擁有主要從事森林採伐和木材經營附屬公司,如Tunggal Agathis Indah木業和Mangole木材生產商。這些公司生產木製品,如膠合板、細木工板。產業發展方面,附屬公司Griya Idola發展和管理高層建築,如Wisma Barito Pacific
Towers
大樓。




該集團的木材工業都設在加里曼丹、蘇門答臘、爪哇和馬魯古(Maluku)群島。在這些島嶼有10個工業廠房。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公司,在2000年其93%以上的木基產品外銷到日本、美國、韓國、中東、臺灣、香港、中國、歐洲、澳洲、泰國和其他地區。




彭雲鵬在2007年轉向石化和新能源,顯示他有極強的應變能力。而且他的發展道路和印尼許多華族企業家不同,這就是他沒有大力朝向種植棕櫚園或煤礦業。




彭雲鵬於1944年出生於西加里曼丹山口洋,父親彭里安祖籍廣東陸豐,屬於客家人。在六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
他的父母主要靠租用達雅(Dayak)族人的一片土地種植樹膠和蔬菜為生,家境十分貧窮。




彭雲鵬從孩童時就幫助父母幹農活,嘗盡了農村貧困生活的酸甜苦辣。7歲到9歲,因家裡貧窮,不能上學,也無工作,他還曾到大姐家裡幫助看護小外甥,當了二年的“小保姆”,解決吃飯問題。




雖然家境不濟,彭雲鵬卻從小就有強烈的上學讀書願望,很羨慕同鄉家境較好的同齡兒童能有機會上學。並於9歲家境稍好後,父親送到孟加影唯一的中華小學念書。因年歲偏大,有一定自學識字的基礎,一進學校就被老師建議跳班去讀四年級,而且很快就趕上所學功課,3年時間就讀完了小學課程。




小學畢業後,家裡沒有經濟能力讓彭雲鵬繼續上中學,彭雲鵬只得到叔父在孟加影鎮開設的小金鋪和堂兄經營的雜貨店當小店員和幫工,很早就踏入到社會,並在此期間初步懂得了經商的門道。




19601962年,開明的堂兄認為彭雲鵬腦子聰穎,是個讀書的人才,如繼續上學,將來可更好地幫助他做生意,就主動出資鼓勵和支持彭雲鵬到山口洋唯一的一間華文中學“南華中學”繼續升學。彭雲鵬又半工半讀,用兩年時間讀完了三年的初中課程。




初中畢業後,在堂兄支持下,彭雲鵬與一位同鄉合作開了一間小雜貨店。由於勤奮經營,略有盈利。之後,又於1965年結束雜貨店生意,到雅加達幫助堂兄做黃金生意。但後因堂兄管理不善,遭受重大損失,公司倒閉。




1967年,彭雲鵬從事島際貿易時結識了祖籍福建泉州的黃雙安(Burhan Uray),當時黃雙安的Djajanti公司急需人才,他很欣賞彭雲鵬的才幹,力邀彭雲鵬共同發展。




彭雲鵬在該公司擔任財務及銷售經理,負責公司財務收支、銀行信貸、木材的國內購銷和對外出口,並從印尼國營銀行取得公司急需的資金和貸款,進一步熟悉經營木材的生意之道,並和不少印尼官員、企業家等建立良好關係,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彭雲鵬回憶說:“我從幼年起就立志要獨立創業,做一番自己的實業。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商業實踐閱歷的增多,這種志向更加強烈和堅定不移。我十分明白,獨立創業對難免要面臨各種風險,但從未因此而動搖或猶豫過。經徵求黃先生意見,他也表示支持我獨立創業,於是我果斷地辭去了黃先生公司的工作。”




後來在事業有成時,經常向人提起提拔他的人是黃雙安。




1977年,也就是33歲的時候,他離開Djajanti公司,在南加里曼丹地區成立巴里多太平洋木材公司,並向印尼政府申請到Mangole島森林的經營權。




正當彭雲鵬欲大力開發森林之時,印尼政府自1979年起開始逐步限制圓木出口。1980年代初,彭雲鵬決定改變單純伐木和出口原木的做法,集資收購和建設現代化的膠合板工廠,並向森林資源豐富經濟十分落後的印尼東部地區發展,在馬魯古群島的Mangole島建立了大規模木材加工廠。




在此基礎上,彭雲鵬的木業公司迅速發展,80年代後期就已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現代化木材加工集團公司,擁有68條膠合板生產線。當時集團在印尼擁有超過500公頃的特許伐木區。




1990年代初,彭雲鵬決定和國內資本合作,進軍造紙業和石油化工業,在南蘇門答臘地區建設年產50萬噸紙漿的紙漿廠,開墾近40萬公頃荒地種植速生紙漿樹林,保障紙漿廠的原料供應,在印尼開創了大規模種植工業林的先驅。




同時,還在西爪哇Cilegon地區建設了年總產量超過百萬噸乙烯、丙烯和聚丙烯等產品的先進石化廠,填補了印尼石化業的空白。由於計畫周詳,並獲得印尼政府的積極支持,專案很快順利完成。




1993年巴里多太平洋在雅加達交易所上市,這是在交易所上市的最大公司。




當時《羅盤報》稱讚彭雲鵬確是長袖善舞,他的動作和膽識應是空前絕後。不過,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彭雲鵬近幾年來馬不停蹄的擴大投資,可能顯得操之過急;不過,彭雲鵬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我們一旦做出決定後,就會全力以赴;在生意投資上,談的是眼光要看得準,判斷要正確,而且速度也要快。




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印尼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印尼盾幣值大幅貶值,使得彭雲鵬近百億美元的資產短期內大大縮水,負債高達23億美元。面對巨大創擊,彭雲鵬通過債務重組談判將債務延到1520年。隨後對公司業務進行了重要調整,採取更穩健的發展方針,逐步擺脫困境,取得新的發展。




1998年金融危機後,巴里太平洋木材王國幾乎在人們的視線之外,2007年彭雲鵬在沉寂多時被媒體視為捲土重來,他收購Chandra Asri Petrochemical
Plant
石化廠。




2007年重振旗鼓,他的集團以9.7兆印尼盾取得石化龍頭Chandra Asri和其附屬公司Styrindo Mono Indonesia62.76%的股權。Chandra Asri是生產塑膠原料的乙烯、聚乙烯和丙烯的公司。




隔年,巴里多太平洋公司以1.8億美元收購上市的聚丙烯生產商Tri Polyta公司的77.93%的股權。




彭雲鵬自20076月以3億美元收購Star Energy公司71%股權,其餘29%由總部設在倫敦的Ashmore投資。集團朝向最新的地熱源業發展,在西爪哇的Wayang Windu的地熱發電廠成為他最新的核心項目。




Wayang Windu地熱電站對彭雲鵬和他的夥伴而言,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資產。這也是一個地熱能源的立足之點,它有望進一步擴展,成為印尼再生能源的重要部門。




Star
Energy
公司是商人Supramu Santosa2001年成立。它在廖內群島的Natuna擁有Kapap油氣區塊,每天生產量8,000萬桶原油和6千萬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在2007年於中爪哇Bayumas的石油和天然氣資產,東加里曼丹的Sebatik,南蘇門答臘Sekayu區塊仍處於勘探階段。




價值2億美元的Wayang Windu2單位擁有117
MW
發電功能。Wayang Windu1單位發電功能為110兆瓦,總發電功能為227兆瓦,自2000年以來一直在運作。Star Energy公司旗下的這個Wayang Windu是印尼國內最大的私人地熱發電廠。




彭雲鵬計畫要發展更多地熱發電單位,他說:電力業務的機會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國有電力公司(PLN)是一個肯定的買家。這是為什麼在Wayang Windu2單位完成後,我想快速開發34單位。他設定的時間計劃由2010年到2013年,預計將耗資34億美元。




巴里多太平洋集團屬下的Wayang Windu地熱發電站,它是目前世界領先的地熱發電廠,管理效率高,擁有40個地熱井,兩個機組分別於1999年和2009年竣工,總裝機容量為22.7萬千瓦。裝機容量為12.7萬千瓦的3號機組也正在建設中,預計2013年中期投產發電。




印尼是世界上地熱蘊藏量最豐富的國家,但目前全國的開發利用率僅為4.1%。因此地熱發電的前景亮麗。




巴里太平洋集團2008年度報告,彭雲鵬聲稱,作為轉型戰略的一部分,公司的願景是成為一個綜合性和多元化的天然資源為基礎的公司,以便維持長期的可持續的增長,並為股東提供附加價值。




他說:我們的使命是利用上游和下游的機會,以加強該公司的地位,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資源為基礎的產業。




他說:公司現在是印尼主要石化產品生產商,這個戰略地位為公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建立健康和盈利能力前景的石油化工業務單位。 




彭雲鵬表示,企業轉型升級—即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增加企業自身的資本運營、減少貸款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和增強抵禦風險能力的必備條件。他以巴里多太平洋集團的發展為例說,1997年金融危機時他的企業一落千丈,年產值只剩下23億美元。經過轉型和優化生產,現在他的企業年產值猛增到35億美元。




10年前他的企業直接從事木業的員工有6萬人,年產值只有15億美元,每人平均2.5萬美元。現在,他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的石化業僅有900人,年產值達25億美元,每人平均280萬美元,提高了112倍。




彭雲鵬的事業曾大起大落,他在大落時沉著應戰度過難關,迅速東山再起,使到事業的成就再登高峰,這是需要非凡的魄力和獨到眼光才能達成。




彭雲鵬身高176左右,與夫人張明聯育有三名子女。長子阿古斯(Agus Salim Pengestu)於1994年畢業自美國波士頓學院經濟於商業管理系,1995年在美國美林集團擔任金融分析師。回國後,於98年出任巴里多太平洋集團董事,2002年成為該集團副總裁。彭雲鵬其他子女也都在美國和澳洲等接受高等教育。他的次子也已在集團上班,幫助打理事業。


摘自 印尼訊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