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於201011日 起生效,而印尼-中國自由貿易區(Indonesia-China FTA)之產品關稅優惠的措施也於201011日 開始實施,印尼商場、商界卻有兵臨城下,心急如焚的感覺,唯恐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長驅直入充斥印尼國內市場,並在市場攻城掠地,吞噬一寸寸的市場版圖,爭食國內市場大餅而憂心忡忡。


其實印尼-中國FTA的主要協定是在2004年底簽署的,後來形成更廣泛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Asian-China),主要內容包括在東盟成員國之間減免關稅,在衛生檢疫、貿易設施、海關通行方面的實施更加透明、公平化,中國和東盟各國相互投資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實現互利共贏,創造更多投資和貿易機會。並定201011日 起為自由貿易運作的時間表。


根據印尼-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將實施免除6582稅務專案,17種營業產品關稅,亦即以上營業專案的產品,名單的貨物將享有零關稅或進口免稅優惠,這樣將把對進口鞋類、紡織品等的貿易保護關稅堡壘拆除,印尼國內市場須有能力和國外進口品競爭,以能在市場立足,佔有一席之地。


但為保護印尼國內弱勢工業權益,免受外來衝擊影響,印尼政府提出將零關稅調整變成2.5%3%的關稅措施,或仍保持之前的關稅制度。


自從印尼進入全球市場一體化,市場自由貿易開放新紀元,印尼開始成為全球大市場之一,來自各國的各種產品,如過江之鯽,源源流入印尼市場,外國產品充斥印尼市場,甚至在市場氾濫。


物美價廉的進口貨像洪水猛獸一樣打擊印尼中小企業產品,在產品價格競爭力弱勢之下,從競爭局中被淘汰出局,有的苟延殘喘,只留下一線生機,有的只好關門大吉,走上破產倒閉的不歸路,貿易逆差的層面也越來越廣,越來越大。


印尼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額由20063537萬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9300萬美元,2008年又上升變成716100萬美元,顯示和中國的貿易逆差額之大。印尼商場企業界要求推遲執行印尼-中國FTA,印尼商業協會向政府進行遊說,要求延遲執行印尼-中國FTA措施以保護國內工業權益。


但是以上含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新苗頭也令人擔憂,因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產業以貌似公平合理的理由要求得到政府的保護,使產業在更開放的國際接軌的環境中參與競爭,從而提升競爭力的目的就無法實現。


而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之下,印尼、東盟各國和中國共同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把戰略夥伴的關係提升到更高的水準。加強各國通力合作,自由貿易是根本途徑,而貿易保護主義將引發貿易戰,加劇經濟困境,印尼企業界應不怕競爭,要有能力和勇氣迎接競爭挑戰!


摘自 印尼商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