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西洛總統的第二屆團結內閣,收容了國會中大部分政黨的精英,只有鬥爭民主黨(PDIP)、民心黨(Hanura)與大印尼運動黨(Gerindra)堅持不與執政的民主黨(PD)結盟。而與民主黨結盟的有從業黨(Golkar)、國民使命黨(PAN)、公正福利黨(PKS)、民族復興黨(PKB)等。
結盟政黨是否會一致支持蘇西洛政府,從上一屆結盟政黨的經驗看,結盟政黨將持雙重態度,當政府的政策對他們的政黨有利時,他們將支援政府的政策。但當政府的措施對他們的政黨不利時,他們會毫不客氣的扮演反對的角色。而結盟政黨的步伐往往難以預測。
上屆印尼政府的經驗:當蘇西洛成立「監督建設委員會」時,從業黨堅決反對。伊朗事件與糧食局進口大米事件上,國民使命黨與公正福利黨也堅決反對。特別是在蘇西洛總統第二屆的任期裏,按照憲法蘇西洛已不能再連任,結盟政黨不一定會效忠蘇西洛,為了爭取下一任總統的寶座,結盟政黨在為其黨爭取最大利益的誘惑下,可能會背叛蘇西洛。特別是被選入閣的都是各政黨精英,是各政黨在他們身上充滿了期待,希望他們為其黨爭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政黨與結盟的動機南轅北轍,民主黨拉攏其他政黨結盟是希望他們支援政府的施政,不要對政府的運作形成太大的阻力。
而其他結盟政黨的動機是,希望藉與民主黨結盟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甚至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可從他們結盟時的談判情況可確知,執政黨以部長的職位為誘惑,加盟政黨以爭取部長職位為目的。
從業黨在競選時是民主黨的對手,對蘇西洛的當選沒有付上任何的代價,可是從業黨卻獲得三個部長職位。這對其他在大選時即已支持蘇西洛的政黨不公平。公正福利黨即是第一個曾經表示,倘若從業黨加入聯盟的話,公正福利黨就要退出聯盟作為威脅。
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聯盟容易,但要維持聯盟恐怕不容易。也許蘇西洛必須付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維持聯盟的團結。特別當任期過半後,考績已通過,聯盟的部長們面對的是下一屆的大選,又有誰能夠堅持諾言,向蘇西洛總統效忠到底呢?面對一個即將退任的總統,一個即將失去權力的政治人物,他們是否仍然能夠像當初一 樣效忠蘇西洛呢?
人民對第二屆團結內閣人選有何感想?人民希望第二屆團結內閣是一個專業內閣,但蘇西洛總統公佈的內閣人選,不是專業內閣,更是加著重政治穩定性,除了幾位財經專家仍留在內閣中之外,其他人選看來更加著重其背後政黨代表性,他可以不是專業人士,但他可以代表某政黨,在某政黨裏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或為了酬謝某政黨在競選時的支援,而給予部長職位。
這樣的一個內閣團隊,可以維持穩定的局面多久?有穩定的局面,建設才能夠進行。
即使缺少專業領導,建設也能夠緩慢進行。蘇西洛總統公佈第二屆團結內閣人選後,就有聲音傳出需要設立副部長職位,如真要設立副部長職位,副部長應該以專業為重,部長可以是政治人物,但副部長應該是專業人士,這樣才能相輔相成,形成互補的作用。
人民希望內閣工作100天後,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真的不適合,人民希望蘇西洛不要猶豫的進行改組內閣。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人民對新內閣部長人選沒有多大的意見,人民所希望的只是生活可以獲得改善,福利可以獲得提高,收入可以獲得增加。至於何人出任部長,對他們似乎沒有多大的關係。
另外一點,人民希望新內閣能夠真正落實加速基礎建設發展,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143個國家的基礎建設的評比中,印尼的基礎建設排行第85位,屬於中等的地位。
印尼目前最缺乏的基礎建設即電力,電力需求比電力的供應大,造成電力饑荒,輪流停電周而復始的發生。
基礎實施的建設需要龐大的資金,而印尼建設預算有限,只占國民產值的4%,連最基本的6%都未達到。國際標準的基礎建設維修費,應占國民總產值的10%至17%,而印尼的基礎建維修費卻少於1%。所以提升基礎建設,銀行業提供發展基礎建設的長期貸款,及延攬外國資金的投入,參與印尼基礎建設是當務之急。
摘自 印尼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