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第二屆團結內閣剛成立,各部長紛紛制定百日工作綱領,以便即刻展開工作。這次的百日工作綱領少了漂亮的詞藻,比上屆團結內閣的百日工作綱領扎實及接近現實。
印尼第二屆團結內閣的百日工作綱領,特別著重清除未來五年裏,為達到經濟成長7%目標的各種阻礙。各部會在未制定百日工作綱領前,政府召開了國民峰會,由各部會首長、省長、縣市長、企業家、專家學者、民間機構等共1400人出席的國民高峰會。
召開國民峰會的主要目的是;為達成未來5年印尼的建設目標制定工作藍圖,未來5年的建設目標:經濟成長7%,失業人口從8.1%降至5-6%,貧窮人口從現在的14%降到8-10%。
印尼蘇西洛(Susilo)總統的第二個任期中,印尼政府希望能夠達到7%的經濟成長,要達成7%的經濟成長,第一必須先找出阻礙達到上述目標的因素,第二個設法消除這些障礙,使在5年內能夠達到7%的經濟成長。
為了達到經濟成長7%的指標,每年需要投資3000兆印尼盾,而印尼2010年的國家收支預算,也只有1000多兆印尼盾,用在建設方面的預算,也只有13%。所以要達到7%經濟成長,必須推動國內民間的投資與引進外國投資。
要推動國內投資與引進外國投資,就必須要有能夠吸引國內投資與外國投資的條件。目前印尼吸引投資,所面對的障礙有以下幾點:
1. 要引進長期投資,政局必須要穩定,治安一定要良好。現在大選順利完成,政局迅速穩定下來。恐怖份子頭目Noordin Mohammed Top等被擊斃,治安可望轉危為安,投資者才會考慮進入,否則投資者不會進來,他們寧可到其他較安全的國家投資。
2. 能源不足,目前我國電力不足,許多地方設行輪流停電,開工廠需要自己投資發電設備,加重投資成本。據估計,印尼目前正在興建的一萬Mgwatt的發電廠完工後,才能解決缺電問題。
3. 基礎設施缺乏,碼頭、道路、橋樑不夠,經常需要投資者自行建設道路與橋樑。通往碼頭的道路不順暢,交通阻塞問題,造成高經濟成本。
4. 法令的不明確,中央法令與地方法令不一致,部會之間法令重疊,對投資者造成很大的困擾。要實行在一屋簷下的行政計畫,講了很久,一直沒有實現。申請投資需要12種准證,平均要花97天(約三個多月)的時間。與鄰國新加坡比較,只需要6種准證,約6天就完成手續。
5. 勞工問題,勞工法令太過偏袒勞工,被認為不合理,要辭掉犯錯的勞工,需要給他們大筆遣散費,使投資者敬而遠之。勞工、企業家與政府三方為修改勞工法的協議一直未能完成,無法達到三方都滿意的協議。印尼總統大選前需要勞工的支援,不敢得罪廣大的勞工,現在選後政府應該已沒有害怕失去選票的顧忌,政府應該敢於大刀闊斧,修定不合理的勞工法令。
6. 銀行利息太高,向銀行貸款利息高達13-15%,雖然印尼中央銀行利息已降到6.5%,但是銀行貸款息仍然比其他國家的貸款利息高。投資者更喜歡將資金放在銀行生利息,而不願投資做生意,因為投資做生意,風險更大。
7. 非法進口外國貨品佔據整個國內市場,國內生產貨品受到嚴重的打擊。國內生產商品無法與外國非法進口的產品競爭。使投資者不願意投資。政府必須嚴格執行法令,防止非法貨物流入國內市場。特別當2010年實行東盟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後,如何克服廉價的外國貨湧入印尼市場。
8. 出口面對的問題,除了必須與其他國家產品競爭外,在國內面對的障礙有,從工廠到碼頭就有許多障礙,許多非法買路錢,碼頭設備不夠,未能促使出口貨物流程更加順暢。出口手續繁雜,政府計畫的「一屋簷下的行政管理制度」未建立起來,更未真正的落實。
以上情況使投資者裹足不前。印尼新政府要達到7%的經濟成長,首先必須改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獲得改善,投資者進入,創造了就業機會,解決失業問題,進而也解決治安問題。
但是不必對第二屆團結內閣的百日工作綱領抱太大的期望,因為在短短的百日內要改變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修改不合理的法令並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印尼新內閣中有許多新人,新人雖然有新的構想,但缺乏經驗,而舊人有經驗,但缺乏新意。希望內閣中新人與舊人的合作,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達成政府即定的目標,在百日內制定出未來5年的工作藍圖。
摘自 印尼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