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澳洲日報(The Australia Daily416日 報導,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米價上揚,使得菲律賓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通貨膨脹大幅升溫,同時拖累貨幣走跌,導致菲律賓披索與印尼盾等聯袂走低。


米、小麥、鮮奶、烹調油漲至歷史高峰,對東南亞貨幣造成打擊。以披索和印尼盾為例,外資唯恐通膨會減損報酬,紛紛減持兩國資產,使兩國匯價蒙受壓力。


東南亞近來任其幣值上漲藉以控制進口食品及燃料成本,以菲律賓為例,菲國是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食物類產品佔消費者物價指數比率達49%2007年時該國每100磅 米售價僅達13.865美元,但20084月米價已飆漲至每10021.60美元,米、小麥、鮮奶、烹調用油價格已創史上新高,使得菲國通貨膨脹壓力倍增,今年3月通貨膨脹已達20個月來最高,達6.4%,遠超過央行預期目標5%。外資恐通貨膨脹減損報酬,紛紛減少對其資產投資,菲律賓披索2007年第4季時曾大幅升值9%,但今年3月則大幅貶值3.2%,貿易逆差擴大致使披索跌破42披索兌換1美元,菲國貨幣匯率承受巨大壓力。


印尼食物類產品佔消費者物價指數38%,亦面臨食品及原物料價格上漲造成的匯率貶值問題,2005年全球油價高漲,印尼盾曾跌至1875印尼盾兌1美元;因食品價格上漲印尼今年3月份通貨膨脹已達近18個月來最高,達8.2%,遠超過印尼央行預期目標6.5%,預期印尼央行將購進逾20億印尼盾,以控制貨幣跌幅不超過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