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第4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期間,印尼紡織工業(TPT) 遭遇產品的堆積,預測達到15億美元。該堆積情況是因全球經濟危機,日益壓制印尼紡織出口業績所致,估計該龐大的存貨總值是第1季度紡織品總產量之50%。
印尼紡織業協會(API)報告,該存貨堆積一般是在人造纖維、布料、紗線和成衣工業部門。他們大部分都盡力生產直至2009年2月份,作為防範普選宣傳活動時政黨需求的劇增。
在人造纖維工業,甚至在2008年11月份的存貨堆積達到8萬噸,總值為1億2000萬美元,或相等於5周的產量。
印尼人造纖維業協會(Apsyfi)秘書長Kustardjono Prodjolalito稱,印尼人造纖維產品在印度、土耳其、巴西和阿根廷被課以反傾銷入口稅後,產品堆積情況越發令人擔憂。“我們不能再向那裏出口,被迫自1月份削減65%產量,作為降低存貨的堆積。”他說,減少產量後,3月份的人造纖維存貨已降至3萬5000噸,也一併對機器進行維修,一邊等待全球市場好轉。
與此同時,API資深秘書Ernovian G. Ismy闡述,自去年10月份開始堆積的紡織布、紗線和成衣存貨總值達到10億盾。數量方面,2009年第1季度紡織布總產量達到28萬1361噸,紗線43萬9807噸和成衣9萬6472噸。“估計還在堆積的產品存貨達50%。”他說,甚至萬隆數家紡織企業已宣佈破產。“但還沒有向我們報告其詳細資料。”
API副總主席Ade Sudrajat Utomo稱,美國、日本和歐洲發生的經濟動盪,是導致印尼紡織工業貿易緊縮的原因,估計2009年首季度紡織品出口降低20%,從25億美元變成20億美元。
中央統計局(BPS)記載非編織成衣出口,2009年1月至2月出口比去年同期的6億970萬美元降低8.3%,變成5億5910萬美元,但2009年首季度向美國的成衣出口仍稍微提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