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統治印尼32年的獨裁者蘇哈托於2008127日 以86歲之齡過世。這位被著名印尼專家班耐狄安德森形容為「兩手沾滿鮮血的邪惡獨裁者」,曾經殘暴地鎮壓亞齊與東帝汶的獨立運動;他在1960年代以反共之名大舉迫害華人。掌權期間至少五十萬人被殺害。蘇哈托家族貪污斂財,包辦了國家八成以上的投資計畫,他被視為二十世紀末全世界最貪腐的政治領袖;聯合國與世銀估計,他的家族至少竊取了150億的國家資產。


但是,蘇哈托終其一生沒有因為戕害人權與貪腐入獄,而他在1998年被迫下台,也不是因為前兩個因素,而是經濟因素-他被亞洲金融風暴打敗了。倫敦金融時報在他的訃聞中居然還寫道:「多數印尼人是以懷舊而非怨恨看待他的統治。」-天理何在?一個竊國戕民的獨夫得以壽終正寢,還讓人民懷念。


不過,「天理」往往不盡然是黑白分明的。人口逾兩億的印尼,是個存在著地域政治、族群、宗教等多面向衝突矛盾的國家。蘇哈托的鐵腕統治,的確讓印尼 不至於分崩離析。他恩威並施的統合印尼各方利益,他維繫爪哇人的政治優勢,壓制蘇門答臘激進的穆斯林勢力。他讓華人在政治上成為次等公民,在經濟利益上卻 與華人共同掌握印尼的財富。他和東南亞另一個大國馬來西亞和解,共組東協。在經濟方面,蘇哈托32年統治下,一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印尼經濟年成長率平均7%,人民生活改善了。就像經濟快速成長的中國,人民對貪腐與威權的忍受力也會高於已開發國家。


其實和台灣的發展經驗很像,蘇哈托威權政權得以坐穩,得以讓印尼經濟成長,也是拜冷戰之賜。原本印尼的建國者蘇卡諾採左傾路線;蘇哈托上台之後向右 轉。當越戰開打,蘇哈托這位反共強人也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堅實盟友。美國提供了大筆經援給蘇哈托,而印尼也向西方資主本義伸出雙臂,引進外資,增加生產與 外貿。


是這樣的國際政經結構,讓印尼以及亞洲其他小龍、小虎得以發展;是這樣的大結構,讓亞洲這些新興國家的獨裁者可以長期掌權。世界資本主義這個大結 構,本身就同時存在著不公不義不平等,以及商業利益與經濟發展。印尼人民如果會懷念蘇哈托,是懷念這個大結構曾經在二次戰後創造的長期經濟榮景,這個繁榮 讓亞洲新興國家受惠。獨裁者與人民都受惠-雖然後者付出了自由與人權做為代價。


近年來,台灣不時會吹起「蔣經國懷舊風」,其實也是在懷念戰後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曾經出現過那段榮景。蘇哈托家族的貪腐非威權國民黨可以比擬的,但基本上兩者主導的國家發展模式是一樣的。蘇哈托的失敗,在於他為印尼帶來經濟發展,但沒有進行制度改革;相對的,台灣從1980年代以來,在經濟制度改革上是進步很多-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對後進國家而言,想要繼續繁榮發展,只有靠制度改革。威權時代的技術官僚容易被美化,尤其是愈專制時代的專業經理人才愈會被視為「好官」。其實,這些「好官」靠的是威權政體不可挑戰的秩序與權威,才能順利進行經濟發展計畫。當這個威權秩序不復存在,技術官僚不再「方便辦事」了。如果沒有愈見完善的制度,讓官僚體系可以理性運作,尹仲容、孫運璿、俞國華與李國鼎再世,也無有太大發揮空間。


民進黨執政以來,在經濟上難有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也在於此,而這制度因素,也是讓這幾年民進黨貪腐問題層出的主因。與其懷念獨夫,不如讓制度更完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kok Indonesia 的頭像
    Rokok Indonesia

    Rokok Indonesia 的部落格

    Rokok Indon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