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的億萬富豪名單,今年82歲的鄭年錦(The Ning King)的財富至少有18億美元,但他的名字從來不曾出現在印尼富豪的名單上。如果按照美國財富雜誌《富比士》的最新印尼40大印尼富豪排名,他的名字應該是列在第17名。
在《亞洲環球》雜誌2012年印尼100大集團,鄭年錦屬下的Argo
Manunggal Group上市公司的收入達13億美元,排名在第34,這是這家公司首次上榜。
彭博社報導稱,許多印尼金融專業人士涵蓋印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的人都沒聽說過鄭年錦的名字。他旗下的Argo Manunggal Group,主要業務是紡織、礦產和地產業。
此外,他持有半數股權的地產公司Alam Sutera Realty,從事產業發展已有20多年的時間,在雅加達西部發展30個的住宅區,每一區的房屋都多達500多間,規模相當龐大。
自去年10月以來該公司的股價已經翻了一倍。他還擁有64%的Bekasi Fajar Industrial Estate工業區,在其公開上市的同行中,該公司擁有印尼最大的工業區土地儲備。該公司與日本公司合作開發這個工業園區。
彭博社在不久前在雅加達中央商業區該公司的總部訪問鄭年錦,他說:“對不起,我不多說話。”
在40分鐘的採訪中,他用印尼語回答問題,他不欲回答關於他的財富,他說:“我只是做我的工作。”
這位億萬富翁的業務遍及紡織業、金屬、養殖業和保險業。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他的紡織企業,被逼債務重組和關閉一間他曾經控制的銀行。
鄭年錦與1931年出生在萬隆,他的父親年輕時從中國福建福清移居印尼。日軍佔領印尼時,鄭年錦當過百貨店會計。
1948年,在17歲隨家人搬到雅加達,他的父親開了一家賣紡織品的商店。在跟隨父親學習做生意之道,1961年,也就是他30歲的時候,來到中爪哇的Salatiga和堂弟開設他的第一間紡織工廠名為大星織布廠(Daya Manunggal)公司。
不久後發展到染色和印花布。公司屬下迅速發展,多年後用有6個紡織、印染工廠,擁有23萬紗錠和4750台織布機。
隨後,他又開設了多家工廠,掌握整個紡織生產鏈,從紗線到成品布料的服裝、睡袋和帳篷。
1973年在Tangerang投資4000萬美元設立新工廠,得到日本Kurabo的技術協助,興建了自動化丙烯腈紗廠,有設備750台,從美國進口石油渣,用電腦控制,經過36道工序即可生產出丙烯腈紗。
他還開辦印尼最大的鋁片廠。1978年又與日本紅丸財團共同投資4000萬美元興建鋼鐵廠,採用日本電腦技術,以廢鋼鐵為原料,自動控制煉鋼。
爾後他還投資香港華僑商業銀行,並在澳門建了一幢旅館。1991年,集團屬下的紡織品廠有18家,紗綻48萬綻,占全印尼紗綻總數的15%,向3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織品,成為印尼規模最大的紡織企業集團。
1977年,他成立Argo Pantes(簡稱AP)公司,用棉花和聚酯棉生產棉紗。Argo Manunggal集團在1991年上市,2003年,集團成立Argo Manunggal Textile(簡稱Damatex)公司,專注全球的技術人員服裝和機構制服。2005年與美國Nextec公司結成策略聯盟生產該公司的名牌服裝。
A P公司每年生產能力42.500噸細紗,2400噸色紗,灰色襯衫8千萬碼,漂白襯衫布8千萬碼,染色襯衫布料和先染襯衫布料和印花襯衫1千萬碼,是印尼最大的紡織品公司。
該公司基本的棉花主要是從美國進口,還有澳洲和坦桑尼亞。基本聚酯材料是由當地的姊妹公司供應。公司生產80%的產品是出口,其中有國際知名品牌如Levi's、Mark & Spencer、Nike和 Tommy Hilfinger。它的產品已經出口到40多個國家,包括歐盟國家,如荷蘭、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美國、澳洲、日本和新加坡。其餘的是國內市場上出售。
2007年AP紡織產品面對中國廉價產品競爭。AP通過優化其現有設施,提高效率。該公司還開發不使用農藥化學品的有機棉紡織品。
Argo
Manunggal集團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在印尼受到重視和成功的公司,經營鍍鋅遍及鋼鐵、房地產、種植、養殖、金融、化工、電子、自行車、保險、食品、鋼鐵及貿易業。1996年印尼《經濟新聞》列出的印尼華人企業家排名中,鄭年錦列第11位。
集團有子公司50家,40多家工廠和聯營企業,旗下員工達35,000人。
Damatex集團屬下的鋼鐵子公司包括雅加達Budidharma公司,成立於1974年,進行煉鋼,軋鋼工業。該公司擁有每年的煉鋼和軋鋼產品達127,000萬噸,總投資2860萬美元。
集團另一家子公司雅加達共榮鋼鐵廠公司(Jakarta Kyoei Steel Works),它是與日本共榮鋼鐵的合資企業。
雅加達共榮鋼鐵廠是全國70鋼棒材生產商之一。該廠有能力年產98,000噸的鋼筋,工廠位於雅加達東部的Pulogadung。
在2008年,該公司因市場需求疲弱一度被迫停止生產,除了基本鋼材,包括在國際市場的鋼坯和鐵屑了價格下跌。
Damatex集團屬下的Mega Rubber Industry橡膠工業成立於1964年,生產輪胎。1983年,該集團接手該橡膠工業的60%股權。該橡膠廠每年可生產300萬套汽車輪胎,350萬套摩托車輪胎,2,600萬套自行車輪胎。其工廠位於中爪哇三寶瓏,投資50.35兆印尼盾。
該橡膠廠也生產公共汽車和卡車輪胎。以Mega Radial品牌的輪胎,出口占60%左右,並行銷50多個國家,如澳洲、香港、新加坡、菲律賓、中東、南美國家出口。其餘使用的MEGA品牌在國內市場銷售。
地產公司是Bekasi Fajar Industrial Estate工業區,在西爪哇稱為MM
2100的工業城有1200公頃的工業園區,區內有158家公司。
MM 2100工業城是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合作開發,該工業城地點絕佳,距雅加達的中央商務區不遠,靠近國際機場和港口。在2010年,這裡的地價每平方公尺為63美元,2011年上漲到97美元,2012年首季再漲到130美元。
去年11月,日本最大的住宅建築商大和房屋工業(Daiwa House Industry )同意向Argo Manunggal Land
Development購買100%的股權。大和房屋計畫吸引更多的日本企業到印尼來投資。
Argo
Manunggal集團,在2013年2月又出售Bekasi
Fajar Industrial Estate工業區的10.3%的股權給一組外國投資者,代價約7千萬美元。
Bekasi
Fajar Industrial Estate工業區2012年首9個月的淨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50%,達到3,010億印尼盾,而其收入和一年前同期的3,510億印尼盾激增至6,620億印尼盾。公司的總市值達6.5兆印尼盾。Argo
Manunggal集團仍然控制Bekasi Fajar Industrial Estate工業區的60%股權。
Damatex集團與多家本地和外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Gemala集團共同成立Gemala Triprakarsa經營集裝箱行業和Daya Sakti Perdika經營物業部門,和美國大通成立印尼大通租賃(Chase
Leasing Indonesia)公司。
集團屬下的Alam Sutera地產公司在Tangerang開發一個衛星市鎮。公司擁有2千公頃未發展的土地。該公司去年興建一座購物廣場和在雅加達中央商務區興建兩棟辦公大樓。
管理價值23億美元資產的雅加達BahanaTCW投資管理公司董事Soni Wibowo說:“他(指鄭年錦)是非常低調。沒有人談論他。現在人們談論更多的是關於Alam Sutera和Bekasi Fajar。”
曾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深受打擊,鄭年錦說:“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更加謹慎,更加小心。”
他有七個孩子,所有孩子都在集團各司不同部門,其中一名兒子Hungkang Sutedja目前是集團的首席執行長,畢業自美國密蘇里大學財務管理,自1996年開始便管理公司工業區業務。他也是集團旗下多家公司的首席執行長。
鄭年錦每天都來到辦公室,從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監督集團的業務。在來辦公室之前,他會在住家周圍步行30分鐘。
鄭年錦向彭博社說:“在生活中我的原則是,我們必須履行我們的承諾”,身穿灰色西裝,靠在棕色的真皮沙發上說:“一切都必須先計畫好。”
摘自 印尼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