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紡織聯盟(ASEAN Federation for Textile)主席Le Quoc An表示,由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及中國大陸金融政策等因素,自本(2008)年起,全球紡織品供應地區傾向以東南亞為主,此一現象可由本年初以來,該區紡品及成衣訂單驟增而中國大陸訂單趨緩,可見一斑。
目前分類:印尼台商專區 (231)
- Jun 24 Tue 2008 09:27
全球紡織品需求傾向由東協國家供應
- Jun 13 Fri 2008 12:43
印尼國會頃通過微型暨中小型企業法令
為維護中小企業之正常發展,印尼國會2008年6月10日通過微型暨中小企業法令(law on micr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根據該法令,企業之分類為:資本額在5,000萬盾(約5,500美元)以下或年營業額3億盾(約33,000美元)以下者屬微型企業,資本額在5,000萬至5億盾(約5萬5,000美元)之間或年營業額3億盾(約3萬3,000美元)至25億盾(約2萬8,000美元)之間者屬小型企業,資本額在5億盾至100億盾(約110萬美元)之間或年營業額25億盾至500億盾(約550萬美元)之間者屬中型企業。
- Jun 10 Tue 2008 04:56
印尼製鞋廠要求國外進口商提高採購價格
印尼製鞋公會(簡稱Aprisindo)會長Eddy Widjanarko表示,世界油價及原料價格上漲迫使印尼製鞋廠要求國外進口商提高採購價格。該公會所有152個會員皆以出口為主,且幾乎所有會員皆不得不重新談判出口價格。如果重新談判不成功,所有會員都無法接受國外訂單,而被迫將產品賣到國內市場,生產量亦將下跌50%。因為油價及原料價格上漲,使生產費用上升11-15%,但廠商之利潤卻只有5-7%。目前印尼鞋子之出口價格每雙為9.5美元,製鞋廠希望進口商願意將價格提高15%,但因美國經濟危機使重新談判很困難,估計美國僅願意將價格提高2-3.5%,而歐洲可能提高5-10%。
- Jun 07 Sat 2008 11:22
印尼房地產稅制概覽
印尼房地產稅有很長的歷史,可追溯到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在1986年曾進行了一項重要的房地產稅制改革,取代了7個對於土地和建築物徵收的稅,用具有統一的基於土地和建築物資產價值的稅率代替。與此同時,政府進行了行政管理改革,並引入了電腦化的房地產稅收資訊管理系統,它整合了不同的稅收管理功能,包括房地產資訊採集、評估、徵集、實施和納稅者服務。
- Jun 07 Sat 2008 11:02
印尼紡織業發展現狀
印尼人口約2.3億,發展紡織業、滿足人民穿衣的需要,一直為印尼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紡織業成為印尼最早發展的工業。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印尼政局穩定,專注經濟建設,開始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取得了國內生產總值年遞增7%的發展速度,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也逐漸發展壯大,並漸成體系。由於印尼擁有眾多廉價勞動力,許多國際服裝著名品牌紛紛到印尼投資設廠,開展加工貿易,促進了印尼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使之成為石油、天然氣外最大的出口創匯產品。
- Apr 21 Mon 2008 11:50
外國廠商亦可申請出口融資
印尼政府與國會頃同意給予外國廠商與本國廠商同等取得出口融資之權利,正著手制定成立國營「印尼出口融資局」(Indonesian Exports Financing Agency,簡稱LPEI)之法令,預計將於明(2009)年初通過立法。
- Apr 04 Fri 2008 17:39
印尼工業部已正式制定「2008年革新紡織與紡織品工業(TPT)機械綱領」
印尼工業部金屬、機械、紡織暨多項工業總署紡織工業組組長Aryanto Sagala日前表示,該部已正式制定「2008年革新紡織與紡織品工業(TPT)機械綱領」,今年並編列3,110億盾預算,其中2,660億盾供第一綱要所需,而第二綱要為450億盾,以支援該綱領的落實。
- Apr 04 Fri 2008 17:35
印尼商工總會建議政府降低公司所得稅
- Apr 04 Fri 2008 17:21
印尼投資有移到工資較低之中爪哇省和日惹的趨向
印尼貿易部長馮慧蘭(Mari Elka Pangestu)頃表示,過去集中於雅加達、西爪哇省和單格朗(Tangerang)的投資已開始轉移到工資較低的地方,如中爪哇省和日惹等。馮部長表示,目前雅加達、西爪哇省和單格朗地區的最低工資達到100萬盾(約110美元)以上,而日惹和中爪省尚在60萬盾至90萬盾之間。
- Mar 15 Sat 2008 12:50
印尼政府極力鼓勵棕櫚油業者投資下游產業
印尼農業部長Mr. Anton Apriyantono於2月25日 就擬於2008年5月20日至24日在雅加達舉辦之『世界棕櫚油高峰會議暨展覽會』說明會時表示,印尼政府實施課徵棕櫚油出口稅之主要目的為推動棕櫚油下游產業發展,以增加產品出口價值。目前印尼棕櫚油加工成下游產品再出口之附加價值遠較直接出口為高,惟棕櫚油業者對下游產業投資意願均不高,政府乃分採設限及獎勵方式,設法促請業者投資下游產業,提升產品出口附加價值,以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 Mar 15 Sat 2008 12:45
印尼與台灣的雙邊貿易投資近況
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CBS)資料,2002年至2007年10月間的台印尼雙邊貿易於2004年達到高峰,總金額為40億9459萬美元,同年印尼出口到台灣金額亦達28億5425萬美元的高峰,2005年印尼從台灣進口金額達高峰13億3807萬美元。2007年1至10月的台印尼雙邊貿易金額為34億3089萬美元,印尼出口到台灣達22億2607萬美元,印尼從台灣進口達12億482萬美元,印尼享有順差10億2124萬美元,主因台灣從印尼進口大量的天然氣、煤炭及大宗物資等。
- Mar 15 Sat 2008 12:28
對印尼政府頒布新投資法後所面臨之幾項問題
- Mar 15 Sat 2008 11:59
2007年印尼經濟發展情形
去(2007)年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股市均受到美國次級信貸事件的不良影響,印尼同樣也受到波及,但該國2007年的經濟成長仍然達到6.32%,超過原計畫所訂定6.3%的目標,而且是1997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年。此外,由於通貨膨脹控制良好,外匯存底持續增加,中央銀行遂能持續調降基本利率。近幾年來印尼經濟發展邁向穩定成長,各國與重要國際組織亦對印尼未來的發展有更加肯定的評斷。
- Mar 15 Sat 2008 11:47
2008年印尼經濟展望
- Feb 29 Fri 2008 22:37
印尼政府取消特殊用途不鏽鋼進口稅
印尼工業部金屬、機械、紡織及各種產業司司長Mr. Ansari Bukhari表示,由於印尼-日本經濟夥伴協議(Indonesia-Japan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今(2008)年4月印尼政府將取消原本為7.5-10%之特殊用途不鏽鋼進口稅。所謂特殊用途不鏽鋼(Special Steel)為不在印尼國內生產之不鏽鋼,如常用於汽機車及電器產業之汽車引擎外殼、車身、活塞及電器用品,且將被列為User Specific Duty Free Scheme(USDFS)。印尼每年將進口大約100萬至150萬公噸特殊用途不鏽鋼供該等行業使用。
- Feb 28 Thu 2008 02:35
印尼政府將進一步檢討應納稅國民清冊
印尼約有2億3,000萬人口,但在財政部登記的應納稅國民(即登記有稅籍號碼者,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s ; 印尼文為Nomor Pokok Wajib Pajak / N.P.W.P.)人數大約600萬人,不及總人口的三成,故財政部稅務總局所屬的稅務服務處處長Mr. Djoko Slamet日前表示,事實上印尼還有另外2,500萬至3,000萬國民應當納稅,並且也應當登記擁有稅籍號碼。Mr. Djoko Slamet處長表示,印尼有如此多的國民未能依規定納稅,並不是因為登錄稅籍或繳交稅捐的手續繁瑣,而是因為國民缺少正確的認知以及不夠誠實所致。
- Feb 28 Thu 2008 02:34
印尼2003年勞工法規定太過僵硬,導致廠商紛紛尋求外包
- Feb 21 Thu 2008 10:05
印尼將修改營利事業所得稅為單一稅率
為促進民間投資,印尼政府與國會正計畫修改所得稅法,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為單一稅率25%,目前稅率為15%-30%,新單一稅率如果通過,預計將於2009會計年度起實施,惟目前仍未完全定案。